超頻入門貼  

開篇Q&A:

1,超頻為了什麼?

答: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的價值是不多花錢就可以獲得更高配置的PC性能。傳統的說法就是增加性價比。
2,超頻難嗎?對電腦壽命有害嗎?

答:不追求極限,只是為了普通應用的超頻很簡單,電壓和溫度在控制範圍內,對電腦的危害微乎其微,可認為沒有,如果在意網上超頻壞硬件的帖子,我告訴你那根本就沒有正常使用損壞的比例大。
3,超頻有必要嗎?

答:這個看個人了,我認為白來的頻率(白給的性能)為啥不要?不要白不要。

OC原理:

使你的電腦的頻率和電壓運行在非默認的狀態下,通常是頻率爭取更高(獲得更好的性能),電壓爭取更低(更低的溫度帶來更佳的穩定性)。頻率和電壓是成反比的,超頻者致力於找到兩者的最佳平衡點。

OC和哪些硬件有關:

1,CPU超頻:最主要的就是:CPU、內存和主板。
2,顯卡超頻:僅僅關乎於顯卡本身的素質。
3,此外散熱器和電源也有關聯,理論是溫度越底,電源越優秀越好。

下面我們單說CPU超頻,理論篇:

「為什麼我的電腦超不上去?」很多新手會有這個問題。出現了問題要有解決的辦法,新手往往不知從何下手。
先保證CPU和主板的溫度在正常範圍內,既CPU 60度以下,主板60度以下(越低越好,在45度以下為佳)。可以通過BIOS當中的"Hardware Monitor"一項來查看硬件溫度,每個主板都有溫度檢測。
如果溫度不正常,就需要先解決這個問題了,比如檢查散熱器是否安裝好,或者考慮升級散熱設施。
如果溫度正常,下面我們開始超頻了。

前面說過,超頻和你的CPU,內存和主板這三大硬件息息相關。既如果你超頻不上去,肯定是三者其中之一,或是其中的幾個遇到了瓶頸。
那麼我們如何解決?推薦的方法是:學會簡單的摸索三大件自身的超頻體制大概是多少,之後使用排除法。


1,先確定主板的超頻能力

主板的超頻能力既主板承受CPU外頻的能力和對內存的超頻能力。一般而言,AMD主板對於300MHz的CPU外頻,Intel主板對於450MHz的外頻都沒多少問題。其中:

在外頻超頻上:
P35;X38;X48: 550MHz以內外頻無慮
965系列:500MHz以內外頻無慮
nVIDIA的intel主板:450MHz以內外頻無慮(7X0i好於680i好於650i)
945系列:400MHz以內外頻無慮
AMD平台:300MHz以內外頻無慮

在內存的超頻上:
nVIDIA的intel主板:可鎖定內存頻率,無慮。
P35;X38;X48:超頻能力最佳,尤其對4條內存同時使用的。
965系列:超頻能力較好,對4條內存同時超頻能力差。
945系列:超頻能力不理想。
AMD平台:內存超頻能力介於i945系列和965系列之間,2007年以後的芯片組具有接近i965的內存超頻能力。

當然同芯片組的產品,由於廠商的實力不同,用料和定位不同,超頻能力也有較大的區別,這就不細說了,以上都是芯片組的比較保守
上限。

瞭解的你的主板大概的超頻能力範圍後,就可以在這個範圍內進行超頻CPU了。
CPU      主頻         =外頻      × 倍頻
E6550   2.33GHz  =333MHz × 7

2,主板分頻

CPU超頻時,主板和內存會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時增長,既CPU外頻改變,主板和內存的頻率也會隨著改變(按照BIOS設定的比例)

實際上大部分的新手超頻不理想,都是被以上原因所限制,既比例設置問題,導致內存,也許是主板(尤其AMD)的頻率等比例過高,成為瓶頸,導致CPU無法上高頻。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CPU : 內存設定成了1 :2,如果CPU超頻到了400外頻,那麼你的內存此時已經是1600MHz。顯然內存頻率先達到了瓶頸,導致CPU無法上更高頻率。
如果CPU : 內存設定成了1 :1,那麼CPU超頻到了400外頻,內存也只有800MHz。所以在Intel平台,更推薦新手使用1:1的設定。
(令:NVIDIA的Intel芯片組可以鎖定內存頻率,所以暫不用考慮內存正比例的增長問題,但性能也會有損失)
比率4:5     選擇頻率實際上就是在選擇分頻比例  GIGA的主板分頻比例採用的方式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AMD平台則有所不同,第一個不同:分頻模式,AMD的內存分頻不是向INTEL一樣是隨著固定比率的,而是採用主頻除以一個整數來獲得的內存頻率。這就會使得你的實際內存頻率
並非在BIOS中設定的正好的DDR2 533、667、800這樣,而是隨著你的CPU主頻不同而有一定的小偏差。




CPU倍頻選擇


內存分頻設置(主頻的除數)


DDR 400


DDR 533


DDR 667


DDR 800


4


/5


/5


/5


/5


4.5


/5


/5


/5


/5


5


/5


/5


/5


/5


5.5


/6


/5


/5


/5


6


/6


/5


/5


/5


6.5


/7


/5


/5


/5


7


/7


/6


/5


/5


7.5


/8


/6


/5


/5


8


/8


/6


/5


/5


8.5


/9


/7


/5


/5


9


/9


/7


/6


/5


9.5


/10


/7


/6


/5


10


/10


/8


/6


/5


10.5


/11


/8


/6


/5


11


/11


/9


/7


/6


11.5


/12



/9
  /7

/6


12


/12


/9


/8


/6


12.5


/13


/9


/8


/6


13


/13


/10


/8


/7


13.5


/14


/10


/8


/7


14


/14


/11


/9


/7


14.5


/15




根據上表,比如X2  5000+ 2.6G, 就是13個倍頻, BIOS選擇DDR2 667實際上就是2600MHz/8=325MHz    實際頻率就是DDR2 650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IOS選擇DDR2 800實際上就是2600MHz/7=371MHz    實際頻率就是DDR2 742


拿CPU-Z來看看:
 沒錯吧!



下面來說內存延遲:

內存延遲相當複雜,對於新手來說,我們只需要知道"DRAM Command Rate" 是DDR2內存都選擇2T
延遲知道4個就可以:



CAS(也有叫CL的)=5
RAS to CAS(也有叫tRCD或者TRTC) =5
RAS precharge(也有叫RowPrecharge TimingtRP )), =5
RAS Active Time(也有叫tRAS=15

如果想性能好,在DDR2 800或者以內的頻率時,可以嘗試:4-4-4-12或者4-4-4-4(電壓1.9V 到2.0V)

3,確定內存的頻率上限

這個有點麻煩,但是還是比較需要的,要不無法確定到底是CPU不能超了,還是內存不能超了。

方法1,使用高異步比例,在CPU外頻能達到的範圍內,確認內存的上線頻率。
操作:選擇2:3的比率,如果CPU外頻設置400MHz,此時內存就能達到1200MHz了,如此依靠微調CPU外頻來找到,內存的頻率上限是多少。
缺點:異步超頻比同步超頻容易,既月接近1:1,內存超頻能力越差。所以當你1:2的時候,或許內存能超頻到1200MHz,但是同步1:1的時候,或許1100MHz也超不到了。


方法2,同步超頻,憑借CPU主頻上限是相差無幾的原理,既降低CPU倍頻為最低「6」 ,如此CPU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外頻,來同步測試內存的頻率上限。
優點:得到的內存上限頻率比較準確。任何分頻下都能達到。非常實用。
操作:先降低倍頻到6,分頻比例為1:1,然後上高外頻來考驗內存的頻率上限

舉例:小紅的E6550在P35上,可以超頻過3.2GHz,但是卻怎麼也無法到達3.5GHz,那麼到底是CPU超不到3.5GHZ呢?還是內存不能達到DDR2 1000呢?
首先P35主板可以輕鬆駕馭500+的外頻,所以排除主板是瓶頸的因素,找CPU和內存的原因。小紅使用了上述的方法2,把CPU的倍頻降低到了
6,   那麼500MHZ*6 僅僅3G的頻率,是完全沒問題的,此時1:1下,內存達到了DDR2 1000,如果可以順利亮機,那麼就說明內存可以到達DDR2 1000,瓶頸是他的CPU不能達到3.5GHZ,瓶頸是那顆E6550。
如果此時不能亮機,那說明是內存不能達到DDR2 1000,說明瓶頸是內存,需要此時當務之急就換一對超頻能力超過1000MHz內存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MILO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